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

機會在門敲響那一刻:優席夫(Yosifu) at TEDxTaipei 2014


2014年12月20日 星期六

一根火柴,一枝小小神奇聖誕樹

 


 




賣火柴的小女孩
 
聖誕節前夕。
天氣真冷,還下著雪,刮著北風。
有位失去母親的小女孩,為了養活生病的爸爸,冒著風雪去賣火柴。
“火柴,誰要火柴。”
她沒有棉衣,穿著一條舊裙子,頭上圍著一條破頭巾,腳上穿著一雙拖鞋。她沿街叫賣,可是沒有一個人理好。
人們都在準備聖誕禮物,高高興興,歡歡喜喜,小姑娘多可憐啊!她有許多火柴,全部都包在一個舊圍裙裡,手裡拿著幾根。
已經中午了,她一根火柴也沒賣掉。她又餓又凍地向前走,雪花落在金黃的長發上。她走到一幢樓房的窗前,朝裡張望。啊!屋裡那棵聖誕樹多漂亮啊,一位母親正 和兩個孩子在玩耍,那孩子該多幸福啊,桌子上還點著許多彩色的蠟燭,有紅的、黃的、綠的、白的,她最喜歡那些紅色的蠟燭,在桌上格外顯眼。
看到這裡,小女孩想起了她的祖母和媽媽,她們最疼愛她,可是,她們都去世了,想著想著,小女孩哭了。
哭著哭著,她又走上了大街,突然,“轟隆”一聲,一輛馬車經過,差一點將她撞倒。
馬車飛一樣跑過去了,小女孩的身上沾滿了泥水,而且拖鞋也丟了,她只好赤著腳,在雪地裡喊著:
“火柴,誰要火柴。”
夜幕已經降臨,小女孩的腳已凍得發紅髮青。大街上到處都是烤鵝肉的香味。
“啊,有錢的人家準備過節了。”
她實在走不動了,疲乏地縮在一個牆角裡。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有賣掉一根火柴。家裡而且也很冷,風可以從許多地方刮進屋子裡來。
她凍得發抖,她需要溫暖,哪怕有一根火柴的光和熱也好。
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太冷了。她決定劃著一根火柴,讓它燃燒。
“哧!”火柴燃燒了,象一雜溫暖、光明的火燄,小女孩覺得象坐在火爐旁一樣。火燒得那麼歡,那麼暖,那麼美!這是怎麼回事呢?當小女孩剛剛伸出她一雙腳,打算暖和一下時,火燄忽然熄滅了。火爐也不見了。她坐在那兒,手中只有燒過的火柴。
她又劃了一根火柴,火柴燃燒起來,發出了光。
牆上有亮光照著的那塊地方突然變得透明,象一片薄紗,她可以看到房間裡的東西,有餡餅,有烤鵝,更有趣是的,這只烤鵝從盤子裡跳出來了,它的背上插著刀叉,正在地上走著呢,一直向小女孩走過來。她伸出手去,火柴又熄滅了,她摸到的是冰冷的牆壁。
她又劃了一根火柴,火柴燃燒起來,變成一朵粉紅色的光燄。
她發現自己坐在一棵美麗的聖誕樹下,比中午見到的那棵聖誕樹還要大,還要美麗。它的樹枝上有幾千隻蠟燭。小女孩把雙手伸過去,火柴又熄滅了。幾千隻蠟燭都變成了明亮的星星。這些星星中有一顆落下來,在天空中劃出一條長長的亮光。
她又劃了一根火柴。
啊,火光中出現了她日日夜夜思念的老祖母,她撲進老祖母的懷抱。
“祖母!”小女孩叫起來。“請把我帶走吧!帶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的地方。我知道,這根火柴一熄滅,你就會不見了。就像那溫暖的火爐,那美麗的烤鵝,那幸福的聖誕樹一樣,我什麼也看不見了。”
於是,小女孩把剩下的火柴全劃著了,因為她非常想把祖母留住。
火柴發出更加強烈的光芒,照得周圍比白天還要明亮,祖母是那樣慈祥,她把小女孩抱起來了,她們在光明和幸福中飛走了。越飛越高,真的到了沒有寒冷,沒有飢餓的地方。
新年的早晨,人們看到小女孩仍坐在牆角裡,她雙頰通紅,臉上帶著幸福的微笑。可是,她已經死了,凍死在聖誕節的夜晚,她手裡仍握著一把燒過的火柴梗。


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

將愛傳出去


              轉輯/新愚公

將愛傳出去




這是發生在美國的真實故事。
一位白人婦女帶著6歲大的兒子出遠門,叫來了計程車,司機是位黑人。
這6歲的兒子從未見過黑人,心中非常的害怕,問媽媽:『這人是不是壞人,怎麽會長得黑魯魯?』 黑人司機聽了很難過。 此時白人婦女告訴兒子:『這位司機叔叔,不是壞人,他是一個很好的人。』
兒子沈默半晌再問道:『既然他不是壞人,那他是不是做了什麽壞事,所以天父在懲罰他』黑人聽了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他很想知道這白人婦女怎樣回答? 媽媽說:『他是個很好的人, 也沒有做壞事。 咱們家花園的花、有紅、有白、有黃…是不是?』
『是啊!是啊!』
『那花的種子是不是都黑色的?』孩子想了一下,『對啊!都是黑的。』『黑色的種子,開出色彩鮮美的花朵,讓這世界多采多姿,是不是?』 『是啊!』孩子恍然大悟地說: 『那司機叔叔不是壞人喽!感謝司機叔叔,您讓這世界多采多姿,我要爲您祈禱。』
天真的孩子在壹旁禱告著,黑人司機的淚水奪眶而下,心想:『爲黑人被世人瞧不起身,今日,這位白人婦女如此溫婉地教導孩子,解除孩子心中對我的恐懼,爲我祈禱與祝福,真得好好的謝謝她。』
此時,目的地到了,黑人司機堅持不收錢,他說:『小時曾問過母親同樣的問題,母親說我們是黑人,注定低人一等,如果她換成妳的回答,今天我定會有不同的成就。』
 分享愛,將愛傳出去

分享了台灣達人秀
發佈日期:

14/12/18 上午10:45
東部標準時間 (新南威爾斯)

2014年12月13日 星期六

2014【臺灣文化的窗口-彩繪捷運列車.正。式。行。駛!】


·
台北的朋友們注意嘍
原視彩繪捷運列車 正式行駛🚈
好想搭上原視列車 然後自拍



【臺灣文化的窗口-彩繪捷運列車.正。式。行。駛!】上班通勤途中,是否忘了抬起頭來看看週遭事物,是不是變得不一樣了呢?我們延續「原視TITV Station ID-回家篇」的概念及元素,將故事透過捷運列車之「線性與時間」概念,轉述彩繪在列車上;希望在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中,透過不同形式的視覺影像傳遞《臺灣文化的窗口》擁抱文化的感動!2014《臺灣文化的窗口》彩繪捷運列車行駛路線規劃「板橋─南港」及「淡水─信義」,自即日起正式首航至2015年1月初,與大家一同分享,共同擁抱屬於

2014年12月2日 星期二

[愛與忠誠沒有條件]『毛起來愛』流浪動物認養活動


              轉輯/新愚公
 
 
 
 
 
 


[愛與忠誠沒有條件]




         早年在美國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對年輕人結婚,婚後生育,他的太太因難產而死,遺下一孩子。他忙於生活,又忙於看家,因沒有人幫忙看孩子,就訓練一隻狗,那狗聰明聽話,能照顧小孩,咬著奶瓶餵奶給孩子喝,撫養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門去了,叫牠照顧孩子。到了別的鄉村,因遇大雪,當日不能回來。第二天才趕回家,狗立即聞聲出來迎接主人。他把房門打開一看,到處是 血,抬頭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見了,狗在身邊,滿口也是血,主人發現這種情形,以為狗性發作,把孩子吃掉,大怒之下,拿起刀來向著狗頭一劈,把狗殺死 了。
        之後,忽然聽到孩子的聲音,又見他從床下爬了出來,於是抱起孩子;雖然身上有血,但並未受傷。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沒有了,旁邊有一隻狼,口裡還咬著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卻被主人誤殺了,這真是天下最令人驚奇的誤會。
         誤會的事,是人往往在不瞭解、無理智、無耐心、缺少思考、未能多方體諒對方,反省自己,感情極為衝動的情況之下所發生。誤會一開始,即一直只想到對 方的千錯萬錯;因此,會使誤會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人對無知的動物小狗發生誤會,尚且會有如此可怕嚴重的後果,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誤會,則其後果 更是難以想像。

『毛起來愛』流浪動物認養活動

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

World Vision Australia


\
Child sponsorship helps kids be kids by meeting basic long-term community needs.
助养儿童计划可以帮助孩子是孩子通过满足基本的长期社会需求。 (由 Bing 翻译)

Through child sponsorship, you can help a child, their family and community thrive. You can be the difference for a child in need by transforming the world in which they live.
www.worldvision.com.au


· · ·

早安 原鄉之美系列


早安
原鄉之美系列
五峰桃山國小
ㄧ日之計在於晨,
和孩子們共渡晨間美好時光。

蘇美娟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一個地方會讓你留下情感~



一個地方會讓你留下情感,是因為人與土地,
他們很努力的守護家園,並悍衛土地的尊嚴,
很感動的發現,部落竟然珍藏了我的簽名海報,站在那裡差點掉淚!
「司馬庫斯」~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泰雅族部落,
偷走了我的心,更贏得我的尊敬。

— 
優席夫的照片。
優席夫的照片。優席夫的照片。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但以理書第一章: 《不同的選擇》--山美青牧電子報 2014.11.18 SMYA Ministry


但以理書第一章:
《不同的選擇》

聖經裡面有一本書叫「但以理書」,是一本在猶太人被殘暴的異教國王統治和迫害下,忍受苦難時寫的。
書的一開始說到這位異國的王-尼布甲尼撒王,要從被擄的猶太人裡面挑選出一些王室和貴族的青年,這些青年必須是有過人的才智、各方面條件經過精挑細選、才會被選進入宮,學習巴比倫的語言和文字
在受訓的期間,這位異國的王也對這些年輕俘虜也非常的慷慨,讓他們可以享用皇宮的食物和酒。對戰敗的俘虜來說,這些條件是「值得感恩」了。不過,但以理決心不沾王室的食物和酒,捨棄這些只吃蔬菜和白水,免得自己在禮儀上不潔淨。他做了這個不容易的選擇,要將自己與異國的文化、習俗和宗教分別出來,讓自己不忘身為「上帝選民」的身分。因此他寧可放棄享受那些許多人羨慕的好處,只為上帝的緣故。
但以理有一顆「分別為聖」的心志。


在我們生活中許多時候,上帝的揀選也是如此。祂讓我們和許多人一樣,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生活,看起來但以理吃王給的好酒和美食,沒有什麼不對,他身邊的人也是如此,可能這樣做並沒有任何錯…

但上帝會呼召祂所愛的你我,做出更不同的選擇,這些與常理「不太一樣」的選擇。有些選擇可能會令你難堪,有些可能會讓你被否定被排擠,有些可能會讓你遭受身邊的人質疑,甚至有些可能會有生命的危險…但有一件事你內心會清楚知道,就是這些選擇都是正確的

當這樣的情況時,你是否也會像但以理一樣,為上帝勇敢作出不一樣的選擇,擁有一顆願意堅持做對的事情的心志呢?

本週聚會時間預告*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澳洲推出治療卵巢癌新計劃

愚公移山】博客(部落格):  

google/xinyugong.blogspot.com.au

                
            輯錄/新愚公
 

澳洲推出治療卵巢癌新計劃

(大紀元記者肖婕澳洲悉尼編譯報導)澳洲推出了從根本上改變卵巢癌治療方式的一個新方案,以此來改善卵巢癌的存活率和患者的生活質量。卵巢癌被醫療專家們稱為一種致死率很高的疾病。

據悉尼晨鋒報報導,11月9日(上週日),在墨爾本召開的一個會議上,醫療研究專家們聚集一堂,首次就卵巢癌的檢測、治療和預防展開實質性的討論,並推出了一個治療該疾病的國家計劃。
每年,在被診斷出患卵巢癌的1400名病人中,致死率達1000人。在100名卵巢癌患者中,只有43人的存活率在五年以上。
該計劃將包括研究導致出卵巢癌發病的多種來源而不是單一的來源,並對治療該疾病為甚麼有時成功、有時未能成功的原因加以解釋。
近年來,卵巢癌的存活率並未得到改善,這明顯不同於其他癌症。在過去五年中,諸如乳腺癌、腸癌和前列腺癌的死亡率都有所降低。
國家癌症治療機構「澳洲癌症中心」(Cancer Australia)負責人阿莫斯(Alison Amos)說,至今對卵巢癌沒有明確的治療途徑。「在目前階段,卵巢癌尚沒有甚麼希望得到治療。」
一些相關的最新研究發現,其他抗癌藥物可以對治療卵巢癌提供一些幫助。卵巢癌治療新計劃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存活率。阿莫斯說,也許有一天,卵巢癌將不再被視為一種「被判死刑」的疾病,「我們可以採取在治療其他癌症方面取得大力進展的類似方式,來治療卵巢癌」。
阿莫斯將在未來幾週與加拿大、美國和英國的卵巢癌慈善機構的負責人見面。她希望對卵巢癌的一個全球性總體規劃和澳洲倡議的合作夥伴關係能夠確立,並在國際婦科癌症協會會議上被公佈。
卵巢癌的存活率在所有婦科癌症中是最低的。最高存活率為五年,遠低於所有癌症的平均存活水平。
卵巢癌會發病於女性所有年齡段,但在50歲的更年期婦女中最常見。對該疾病沒有早期檢測的試驗。檢測卵巢癌的最佳方法是瞭解和認識這一疾病。其症狀包括:小腹或骨盆疼痛、腹部增大或持續腹脹、尿頻尿急,進餐很少但仍感腹脹等。15%的卵巢癌患者有家族和遺傳史。
責任編輯:瑞木悅
相關文章
分享到 Facebook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相關專題: 澳/紐新聞
標籤: 卵巢癌, 治療

World Vision Australia

愚公移山】博客(部落格):  
google/xinyugong.blogspot.com.au

                
            輯錄/新愚公
New mother Lakshmi gave birth just three days ago, to a beautiful little boy. Vandana has come to check up on the baby’s health, and to give Lakshmi guidance on how to best care for her little bundle of joy.
Vandana is one of 41 local health volunteers who have been trained and supported by World Vision’s child sponsorship program to monitor the health of infants in their communities.They use a mobile phone app to track the progress of women’s pregnancy and children’s growth, so they can help to ensure both mother and child stay healthy.
See how we partner with communities to create change through child sponsorship: http://wva.me/community-partnership
Photo by Ajitson Samuel Justus, World Vision
新妈妈拉克希米生只是三天前,一个美丽的小男孩。梵丹纳已经来检查婴儿的健康,并提供关于如何最好地照顾她的小生命的喜悦的拉克希米指导。梵丹纳是 41 当地卫生志愿者受到培训和获得支持的世界眼光儿童赞助方案,以监测健康的婴儿在他们的社区之一。他们用手机的应用程序跟踪妇女怀孕和孩子们的成长进步,以便他们可以帮助确保母亲和孩子保持健康。看看我们与社区合作,创造改变通过助养儿童计划的合作伙伴: http://wva.me/community-partnership Ajitson Samuel 犹士都,世界展望摄 (由 Bing 翻译


· · ·

2014年11月6日 星期四

澳男子贪玩滑鲸尸险遭鲨噬

  愚公移山】博客(部落格):  

  google/xinyugong.blogspot.com.au
                 
            輯錄/新愚公


墨爾本賽馬節爭奇鬥艷帽子秀

愚公移山】博客(部落格):  
  google/xinyugong.blogspot.com.au
                 
            輯錄/新愚公

墨爾本賽馬節爭奇鬥艷帽子秀


觀看墨爾本杯的女性觀眾都佩戴著新穎別緻的帽子。(Photo by Graham Denholm/Getty Images for the VRC)
【大紀元2014年1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張茹澳洲墨爾本報導)墨爾本人用賽馬來迎接春天,演變到今天,擁有153 年曆史的「墨爾本杯」已經成為一項世界知名的社交與文化盛會。11月4日,墨爾本弗萊明頓賽馬場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約10萬民眾彙集在賽馬場為精良馬 匹、優秀騎手歡呼助威。男士們忙著賭馬,對女士們來說,一年一度的帽子秀比賽更為精彩,每位女士精心打扮,佩戴最有創意性的帽子,美女帽子時裝秀成為「墨 爾本杯」的重頭戲。

观看墨尔本杯的女性观众都佩戴着新颖别致的帽子。(Photo by Graham Denholm/Getty Images for the VRC)


墨爾本杯當天舉行的瑪雅時尚秀。(Photo by Graham Denholm/Getty Images for the VRC)


瑪雅時尚秀的參賽者在弗萊明頓賽馬場。(Photo by Graham Denholm/Getty Images for the VRC)


2013 年瑪雅時尚秀的冠軍Chloe Moo今年再度現身弗萊明頓賽馬場。(Photo by Mark Metcalfe/Getty Images for the VRC)


澳洲名模Nikki Phillips在弗萊明頓賽馬場。(Photo by Graham Denholm/Getty Images for the VRC)


澳洲自行車名將Cadel Evans 在弗萊明頓賽馬場。(Photo by Graham Denholm/Getty Images for the VRC)


賽馬節的女性觀眾戴著鮮艷的花帽。(Photo by Mark Metcalfe/Getty Images for the VRC)


賽馬節當天觀眾席上人山人海。(Photo by Mark Metcalfe/Getty Images for the VRC)
責任編輯:凌明

悉尼建築師最大泳池作品贏國際大獎

 愚公移山】博客(部落格):  

  google/xinyugong.blogspot.com.au
                 
            輯錄/新愚公

 

悉尼建築師最大泳池作品贏國際大獎


一位新秀悉尼建築師憑藉他為綠色廣場(Green Square)開發項目所設計的悉尼最新、最大的游泳池,贏得了一項大型國際設計比賽的大獎。(圖片來源:悉尼市政府)
【大紀元2014年1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光澳洲悉尼編譯報導)一位新秀悉尼建築師憑藉他為綠色廣場(Green Square)開發項目所設計的悉尼最新、最大的游泳池,贏得了一項大型國際設計比賽的大獎。

據悉尼晨鋒報報導,悉尼市府擬投資5,000萬元建造的新游泳池開發案吸引了全球各領域近150位設計師提交作品,競賽評委最終選定了悉尼本土建築設計師伯吉(Andrew Burges)的作品。
設計中的岡亞瑪公園(Gunyama Park )和水上運動中心將覆蓋16,500平方米,其中2,630平方米為游泳空間,比以奧運游泳冠軍伊恩‧索普(Ian Thorpe)命名的、目前悉尼市最大游泳池——伊恩‧索普水上運動中心(ITAC)還大40%以上。

由墨爾本建築師里昂(Carey Lyon)擔任主席的評審團稱讚該項園林公園的設計在如此靠近市中心的地方巧妙加入了水上活動中心。「它巧妙地將公園的想法融入了建築中,這是評審們的強烈看法,」里昂說。

雖然今年6月份選出的所有五位入圍者都來自悉尼,但評審表示這裡並沒有自家偏袒的機會。這次比賽以匿名運行,評審們在投票後才得知入圍者的身份。

這個項目將是伯吉的第一個大型公共設施的設計,他的主要業務多集中在住房設計。今年年初,這位年輕的悉尼建築師還曾在悉尼市政廳舉辦的設計比賽中,憑藉為綠色廣場區設計的一個中心圖書館及廣場規劃而獲獎。
悉尼市政廳表示,該水上活動中心將在2017年開始興建,預計三年內完工。該處佔地面積約為1.6公頃,位於Joynton Avenue的開發場址在悉尼市區以南4公里處,還包括一個遊樂場、露天看臺和綜合運動場地的建築。

責任編輯:簡玬
分享到 Facebook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全澳孩子與歌星同唱 賀年度音樂教育活動

愚公移山】博客(部落格):  
  google/xinyugong.blogspot.com.au
                 
            輯錄/新愚公

全澳孩子與歌星同唱 賀年度音樂教育活動

【大紀元2014年10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安妮澳洲悉尼編譯報導)週四(30日)全澳各地成千上萬的學生和歌星聚在 一起同唱,慶祝第八屆年度音樂教育活動——「算我一份演唱會」(Count Me In)。他們在首都坎培拉的市中心、黃金海岸的摩天大樓、全澳各地廣場和公園,聚集在一起歌唱慶賀。
據澳新社消息,這個由政府資助的活動由澳洲音樂理事會(MCA)主辦,目的在於推廣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活動當天,1000人聚集在霍巴特的娛樂景點貝勒裡夫浮橋(Bellerive Boardwalk)。坎培拉的800個孩子齊聚澳洲國會大廈。墨爾本歌星安格斯(Harry James Angus )帶領著600名歌手合唱。
在悉尼,小學生們聚集在悉尼達令港(Darling Harbour),在優美的鐘琴和尤克里裡琴(夏威夷四絃琴)的樂聲中歌唱。當日12點半,他們唱了一首「為你畫出一首歌」(Paint You A Song),這是一首由七個中學生譜寫的歌曲。
合唱團老師納更(Lisa Ng)說:「這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個了不起的經歷。」
指揮莫蘭(Sam Moran)是兒童們喜聞樂見的Wiggle樂團的一名前成員。莫蘭倡導音樂對年輕人的大腦有好處的觀點。他對澳新社記者說:「很少有東西像音樂一樣同時能激活人的大腦所有的學習中心。」
責任編輯:堯寧

山美青牧電子報 2014.11.04 SMYA Ministry


山美青牧電子報 2014.11.04 SMYA Ministry


你生命的遭遇可能不是你所期待的,可能你正經歷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對待,難相信,這些遭遇竟然都是神所允許發生在我們身上的?
不論它是否如你所期待、計劃的,但這些確實都是神為了某個計劃,為你我量身訂做的

很多時候我們會經歷一些我們自己也無法明白且似乎難以承受的痛苦,當時我們不知道也無法理解那些將會成就上帝哪些計劃,或許到現在我們仍沒有答案。但有件事可以確信,就是神使用這些傷痛和苦處,成為將來我們某些領域的力量。
上帝手中對我們的生命有全盤且縝密的計劃。

舊約聖經中有一位名叫『約瑟』的人物,就是最好的例子。
約瑟被自己的同父異母的哥哥嫉妒生恨,而把他賣到埃及做奴隸,因著他是愛上帝的人,上帝使他在主人家中被高舉,正在前途一片看好的情況下,卻接著被女主人誣陷,關入監牢裏,在監牢裡兩年才被釋放。
約瑟盡忠職守,為人正直、手潔心清,卻換得這樣的下場,這真是太不公平了吧?

今天若是發生在你我身上,我們會怎麼反應呢?
『我明明做對的事情,沒有做什麼不對的事情,為什麼上帝卻讓我經歷這些遭遇呢?』這些話是否聽起來很熟悉呢?就如同我們常常對上帝說的。

不過這些遭遇真正要顯明的不是上帝的公平,而是彰顯上帝的揀選。

若不是約瑟被賣到埃及為奴,又被關到牢裡,他或許最後就不會成為法老王的宰相,也無法拯救整個以色列民族脫離饑荒。
這就是上帝對約瑟生命獨特的計劃,上帝揀選約瑟的生命來拯救整個以色列民族。

等等,難道上帝不能夠用其他的方式,讓約瑟拯救以色列民族嗎?例如,讓約瑟受盡愛戴當上王,然後賜下財富珠寶給約瑟的國家,這樣不是更容易一些?….

為什麼上帝一定要讓約瑟先成為奴隸,並且經歷被自己哥哥出賣的痛苦,還因為正直的行為,被誣陷入監兩年?


我相信若不是經歷這些焠鍊,約瑟的生命無法承受後來的榮耀。他會成為另外一種可能可怕的讓人難以想像統治者。
若我們相信自己生命在上帝的手中有獨特的計劃,當我們遭遇某些不公的待遇,我們也必須用上帝的眼光來看待它們,否則我們就容易任由自己的心被傷痛纏擾,最後內心充滿苦毒。

你的生命也必遭遇許多困難,這表明神揀選了你,正在預備你,為成就祂某個偉大的計劃。

讓我們放棄探究『為什麼』的權利,相信上帝的計劃和安排是最好的。
我們很難了解這些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件究竟為何,為什麼神使他們發生在我身上。
但祂總知道為什麼,祂比我們更清楚。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信靠祂,相信上帝對我們有最好的計劃。
我們如何能完全測透祂美善純全的旨意和計劃呢?
把時間花在想要找出原因,不如學習在這些事情上如何信靠祂。
我們可能永遠不會明白了解為什麼我的生命要受到這些苦難,也不會明白為什麼別人就不用受相同的苦。
遭遇這些不是因為上帝不公平,只因為祂愛我們,正因為祂揀選了我們將來要成就某些計劃,我們特別需要這些經歷。

不要再為這些遭遇憤恨不平,要知道上帝揀選你,使你遭遇這些,為要使你成為祂要使用的器皿。這就是這些遭遇的理由之一。
讓我們面對這些,總要信靠神才能往前行,用信心跟隨神,因為祂比我們更清楚!



本週聚會時間預告* 

11 / 5   (三)  19:30「愛上了」青年禱告會
                                 地點:教會一樓
                             


11 / 7  (五)   19:30「社青週間小組」- 錦成家特別聚會
                                 地點:
祥豐街761-1號(海事對面)


11 / 8    (六)   15:30「學青世代」小組
                                 地點:教會
                                                                                      
11 / 9  (日)   8:30 第一堂主日崇拜



(本週暫停)10:30   青年崇拜 




· ·

2014年11月2日 星期日

法國象徵派詩與歌曲




法國象徵派詩與歌曲
波特萊爾(Baudelaire 1821-1867)、魏倫(Verlaine 1844-1896)、瑪拉美(Stephane Mallarme 1842-1898) 等被稱為法國的象徵派詩人。杜帕克(Henri Duparc 1848-1933)、佛瑞(Gabriel Faure1845-1924)、德步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 布雷茲(Pierre Boulez 1925-)等人根據他們的詩譜成不少動人的歌曲,而這些歌曲也成為文學與音樂結合的諸多成果之一。
杜帕克曾根據波特萊爾的詩譜成「旅程的誘惑」(The Invitation to the Voyage) 及「前世」(My Earlier Life),由潘瑟拉演唱的這些歌曲相當令人著迷。在一八五五年所發表的「旅程的誘惑」 是波特萊爾所有詩篇中最著名的一首:
旅程的誘惑
波特萊爾 (英譯 William A. Sigler) (中譯 Catherine Yen)

(第一節)
我的妹妹,我的孩子
想望與遠離
我倆在那裡的甜蜜時光
生活著、嘆息著
相愛與死亡,
那神似你音容笑貌的故鄉
陰霾的天空
籠罩著薄霧
對我心靈的魅惑
神秘如
你叛逆的眼睛
在閃亮的窗簾外

這一切就是秩序與美
是寧靜、耽溺與奢華

The Invitation to the Voyage
(First section):
My sister, my child
Imagine, exiled,
The sweetness, of being there, we two!
To live and to sigh,
To love and to die,
In the land that mirrors you!
The misted haze
Of its clouded days
Has the same charm to my mind,
As Mysterious,
As your traitorous
Eyes, behind glittering blinds.

There everything’s order and beauty,
Calm, voluptuousness, and luxury.

以上是波特萊爾詩三節中的第一節,各節之後均以「這一切就是秩序與美,是寧靜、耽溺與奢華。」的副句作結尾。波特萊爾的思考、感覺與美學精妙並完整地在詩中呈現。杜帕克為此詩譜曲是在一八七O年,而波特萊爾卻早在一八六七年去世。
杜帕克引用原詩中的第一節與第三節譜曲,在晶瑩剔透的鋼琴伴奏下,其反覆的轉調與逐漸上升的樂音中,呈現悠揚的韻味。
而魏倫與佛瑞之間的關係也許不比波特萊爾與杜帕克的關係來得緊密,但其心靈之感應卻有過之而無不及。佛瑞本人所寫的最早的一首歌曲,是十五歲時根據雨果 (Victor Hugo)的詩所譜成的「蝴蝶與花」,後來他仍為雨果、戈迭耶、波特萊爾的詩譜曲,但直到他接觸了魏倫的詩以後,其歌曲創作的才華才充分發揮出來。
佛瑞首度以魏倫的詩譜成的歌曲是一八八七年作曲的「月光」,此曲與原詩的呼應渾然天成,「月光」的原詩如下:
月光
保羅.魏倫 (英譯 C.F. Maclntyre) (中譯 Catherine Yen)

你的靈魂像畫家筆下的風景
欲引人進入幻異之鄉的魅惑面具
一面彈奏魯特琴,一面舞著
在詭譎的喬裝下
微帶傷感行過
他們盡以小調唱出,仿彿
勝利的愛情,生命中不經意的恩寵
不相信這眼前的幸福
他們的歌聲融入這一片祥和的夜色中
在淒美、清明的月光下
林間小鳥悄然入夢
雕像那端,優美的噴泉依稀嗚咽著它的狂喜

Moonlight
Your soul is like a painter’s landscape where
Charming masks in shepherd mummeries
Are playing lutes and dancing with an air
Of being sad in their fantastic guise
Even while they sing, all in a minor key,
Of love triumphant and life’s careless boon,
They seem in doubt of their felicity
Their song melts in the calm light of the moon,
The lovely melancholy light that sets,
The little birds to dreaming in the tree
And among the statues makes the jets
Of slender fountains sob with ecstasy.

此詩收錄在一八六九年魏倫所出版的第二本詩集「華宴」中,詩中,魏倫將他第一本詩集「土星人之歌」裡所呈現的高蹈骨架溶入了富有音樂性的透明與抒情中。
德步西也曾根據此詩譜成樂曲,一八一九年收錄在他的「華宴第一集」中發表。佛瑞是引領進入印象派音樂的大師,他銓釋的魏倫比德步西多了一份微妙的陰影 (shadowy)效果,以這點來說,德步西的歌曲就比佛瑞的少了分味道--少了魏倫特有的意識與朦朧的趣味性。
在佛瑞以魏倫的詩譜成歌曲的尚有"監獄" (Mes Prisons),據說魏倫以手槍射傷青年詩人韓波(Rimbaud 1854-1891)之後,在獄中服刑兩年期間寫下 "蒼穹在屋頂彼端" 這首詩:
蒼穹在屋頂上微笑
保羅.魏倫 (英譯 Gertrude Hall ) (中譯 Catherine Yen )

蒼穹在屋頂上微笑
如此溫柔
樹伸出屋頂彼端
綠葉款款搖擺

教堂的鐘聲在無風的天際
悠揚傳開
雲雀飛翔於高空
不停地歌唱

神啊!真樸的人生
單純而甜蜜
聽那熙熙攘攘的群眾悅人的聲音
來自街頭

你做了甚麼? 為何在燦陽下
哭泣
告訴我,你如此年輕
你為何悲傷
究竟你做了甚麼?

The Sky-Blue Smiles Above the Roof
by Paul Verlaine (English translation by Gertrude Hall)

The sky-blue smiles above the roof
Its tenderest;
A green tree rears above the roof
Its waving crest.

The church-bell in the windless sky
Peaceably rings,
A skylark soaring in the sky
Endlessly sings.

My God, my God, all life is there,
Simple and sweet;
The soothing bee-hive murmur there
Comes from the street!

What have you done, O you that weep
In the glad sun,--
Say, with your youth,
you man that weep,
What have you done?

佛瑞把詩中真誠的悔悟之念, 對自然靈妙與人生的依戀之情 巧妙地化成音樂.,然而,德步西所詮釋的馬拉美則表現出完美的境界,一九一三年,他為馬拉美的三首詩作曲,其一為「傾吐」,此詩是馬拉美擺脫波特萊爾風格 的早期作品,含有純粹的觀念性及微帶陰影的感官性,德步西所呈現的馬拉美即承如馬拉美所說:「我所說的"花"並不等同於現實中的任何一種花,它是一個觀 念,如音樂般湧現」
作曲家布雷茲(Pierre Boulez 1925-)也依據馬拉美的詩作譜曲,作品的原名為「馬拉美肖像」(Portrait de Mallarme),後來定名為“Pli selon Pli”(“綽影”)。該詞彙出自馬拉美詩句中一個形容詞短語,隱約含著「影影綽綽」之意。此詞意指音樂在發展進行的過程中,影影綽綽地顯現出馬拉美的肖 像,但也可能暗示性地描繪布雷茲本人的肖像。
音樂包括了五首獨立的樂曲,以樂隊為主體,人聲則是位於從屬地位,演唱的歌詞出自馬拉美詩作的片段。因馬拉美是象徵主義詩人,所以作品中也一定程度表達了 布雷茲對象徵派詩人的悼念之情。作品中的「線條」與「色彩」是音樂表現最重要的元素,全曲充斥著神秘、夢幻、不安、與矛盾的氣氛。這些作曲家與詩人交會所 產生的熠熠光芒在文學及音樂史上不勝枚舉,其非凡的跨領域整合意義也給今日台灣的文學界及音樂界一些深刻的思維及啟發。(寫於2011年)
photos:
(1)馬拉美(2) 德布西 (3) 魏倫(Gustav Courbet畫) (4)波特萊爾(5)韓波


Catherine Yen